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工作的通知》,辽宁省教育厅确定了首批9个产业链产教融合共同体。其中,机器人产业链产教融合共同体牵头单位为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东北大学、澳门新葡新京(设秘书处),民用航空产业链产教融合共同体牵头单位为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澳门新葡新京(设秘书处)。
4月28日,在秘书处的紧张筹备下,采用线上形式分别召开了机器人产业链和民用航空产业链产教融合共同体第一次会议。我校王彤校长、校企合作办段兴盛主任、秘书处及各共同体成员单位三十余家企业、院校代表分别参加了两个共同体的第一次会议。
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创建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服务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重要举措。
会上,王彤校长代表学校致辞并介绍了共同体的筹备情况。王校长指出,为加速推进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设,我们拟着力协同探索并推进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着力加强校企协同、校校协同项目的对接与挖掘,发挥各自生态圈优势,对接并挖掘合作领域和合作项目,清单化、项目化推进合作项目落地落实。二是着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校企共同探索各产业链技术技能认证标准,订单、定制、定向培养各产业链发展亟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三是着力推进科教融汇、校企协同创新。积极探索与实践“引企入校”“引校入企”,企业协同本科高校着力探索实践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等共建模式,致力于“卡脖子”技术的协同科研攻关与成果转化,实现科教互促、科研育人;企业协同职业院校着力探索实践“厂中校、校中厂”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致力于生产性教学项目开发和应用技术研发与工艺革新,实现产学一体、实践育人。四是着力构建共建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管理运行机制。加快组织并推进共同体建设进度,进一步完善章程,建立健全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优化并拓展组成结构与成员规模,实现共同体快速健康发展。随后,与会代表就如何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如何开展项目对接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并审议通过了机器人产业链产教融合共同体协议和章程、民用航空产业链产教融合共同体协议和章程。
辽宁省机器人产业链产教融合共同体和民用航空产业链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设,将坚持统筹协调,完善机制;服务需求,优化结构;产教融合,合作育人;科教融汇,协同创新的原则,通过校企协同,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面向行业企业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建设技术创新中心,服务行业企业技术改造、工艺改进、产品升级,不断提高产业链创新人才、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撑。


初审初校:吴清洋
复审复校:高洪波 吕野楠
终审终校:周媛媛